通讯员 史可 武浩敏 摄影 周壁峰
3月27日至29日,由学工处、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职业院校辅导员科研素养提升与名师工作室建设研修班”在武汉举办。此次研修聚焦辅导员“双线发展”战略,突出“理论赋能+实践创新”双轮驱动,来自全国18所高职院校的50名学工骨干齐聚一堂,探索新时代思政育人高质量发展路径。
专家引领,破解成长瓶颈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涂运祥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研修班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契合“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希望参训学员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推动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研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辅导员科研与职业发展展开专题授课。教育部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武浩敏以“青睐生涯发展工作室”为例,介绍了从项目申报、机制建设到实践转化的全过程经验,强调打造“德技并修”的特色品牌是提升辅导员专业影响力的关键。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主持人、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辅导员关勇聚焦“问题导向下的科研突围”,分享了“把握规则、立足实际、选题精准、思路清晰、路径明确、循序推进”六步科研法,鼓励辅导员善于将日常工作转化为研究素材。
全国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华中科技大学的张誉千则以“职业能力大赛”为切口,提出“基础记忆—思维建模—同理建构”三阶成长模型,为辅导员能力提升提供实操路径,激发现场强烈共鸣。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石俊华以“青椒突围”为题,深入剖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过程,强调科研文本不仅是技术写作,更是思想表达,鼓励辅导员提升研究深度与问题意识,增强科研竞争力。
沉浸研学,探索样板工作室建设经验
为加强实践教学,研修班特别组织“沉浸式参观”活动,走进全国首批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尼加提·艾买提工作室。学员们系统观摩了“美美晓南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布局,深入了解其在团队打造、内容设计、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在随后的交流座谈会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尼加提·艾买提以朴实生动的语言,分享了他从“三件宝”(笔记本、政策汇编、学生档案)走向“三全育人”格局的成长历程。他强调,辅导员工作的“精神密码”就在于对学生的深情投入与职业的坚守追求。在互动环节,他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解答,现场掌声不断。
“尼加提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这堂‘沉浸式思政课’让我们找到了职业成长的‘定盘星’”来自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王珏深有感触地说。
能力淬炼,激活具身认知智慧
在素质拓展环节,培训班创新设置“高空断桥”心理干预模拟场景,学员在8米高空完成“决策—调适—协作”全过程,深度体验从心理恐惧到团队激励的认知转变过程,切身感悟“身教”之于育人的重要性。
“8米高空的一小步,是理解学生心理的一大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长钟守兵表示,“这种具身认知体验帮助我们更真实地走进学生内心,提升了我们的共情力与引导力。”
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等平台优势,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不断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支持体系。本次研修班不仅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还建立了“线上科研协作群”,推动后续课题联合申报与工作室共建。
未来,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将持续深化“以研促教、以训提能”的发展模式,构建常态化研修与成果交流机制,赋能辅导员在思政育人与科研创新中双轮驱动、行稳致远,助力职业院校辅导员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审核:季峰 责任编辑:娄修明